微信联系
微信扫码咨询
了解产品
QQ咨询
电话
联系我们
13826508597
隐藏
中国网讯 在南安市公安局省新派出所的警务室指挥大屏幕上,辖区所有实时监控图像尽收眼底。当有人进出辖区,人像识别系统开始自动搜索比对,并对陌生人等标注显示。这是省新镇派出所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。
今年来,南安市公安局省新派出所按照公安部关于“市县主战、派出所主防”总体部署,扎实推进“两队一室”勤务运行机制改革,紧扣“人、地、事、物、组织、网”六大核心要素,将数字科技最大限度赋能基层警务,全面整合警务资源、再造警务流程、创新警务模式,推动警务工作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、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,在“主动警务、预防警务”中彰显智慧派出所活力和战斗力。
作为综合警务机制改革试点单位,南安市公安局省新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,探索科技融合治理模式。在贯穿12个村居的南金公路沿线安装监控、小喇叭,首创21路AI算法、125路云广播、大数据应用等融合通信服务,创建“智慧云广播”平台,健全“线上+线下”宣传机制,针对近年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、层出不穷及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,为辖区易受害人群“精准画像”。线上制作“早安省新”海报,推送交通、反诈、禁毒等各类安全提示、警情通报等至辖区网格;线下通过“云广播”本地喊话,定时、分区域广播,实现治安动态、政策法律、预警提示点对点、点对面宣传,全面升级优化安防宣传手段,目前已发布“早安省新”183期。综合指挥室借力视频“千里眼”发挥远程指挥作用,视频巡查员日常查看各路口、路段实时路况,通过“云广播”对发现的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远程喊话、劝导提醒;对交通拥堵、交通事故等异常情况,即时指挥疏通,并迅速调度警力到场处置。今年来,交通事故警情比降22.3%。
为切实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省新派出所设置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,群众“不出村”就能办理户籍、治安、交警、出入境等120项业务。窗口落实首接责任、一次性告知、预约办理、延时服务、绿色通道等制度。引进“e政务”自助服务一体机,提供涵盖税务、人社、公安、司法、民政等部门的“24小时”政务自助服务,实现“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”。统筹“人力+技术+网络”情报信息资源,常态化开展动态分析、核查研判、分级预警。社区民警进村“两委”班子,联合“一村一辅警”常态入户走访,依托南安市基层社会治理平台,高效采集“一标三实”基础信息、掌握社情民意等。依托“海丝守护者”APP,整合网格员、巡逻队、平安志愿者、武荣义警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高密度、全覆盖巡防,提升见警率、管事率。全天候研判各类民情、社情,抓苗头、抓调解、抓处置,防止矛盾激化升级。对化解不了、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及时通过“南安调解”APP、“网格E通”流转相关部门落实源头治理责任,形成“排查—登记—流转—调解—回访—终结”的标准化、全闭环工作流程,实现调解效能、警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,今年3月,该所联合全国人大代表、市联调中心、司法所、村委会、律师等组成的联调队伍,妥善化解一起因土地问题引发的复杂纠纷。
此外,省新派出所还将科技手段融进暖心关怀,引入云边协同管理平台,将AI智能算法应用投入辖区12路监控,开通人脸、车牌识别、区域入侵与告警及智慧校园学生出入管理等功能,联接辖区寄递业、宾馆、工厂车间、临水临崖等重点区域和部位,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行业场所及涉险公共区域安全管理,提升治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,于细微处做百姓的“贴心人”。在涉稳事发地、涉险公共区域、消防重点部位、校园等处设置AI算法,设定个性化参数,监测人员异常聚集、老年人跌倒、溺水、坠崖、车间厂房内吸烟、学生进出校园等情况,自动检测推送,同步人像抓拍,由值守人员进一步视频甄别、启动喊话劝离“入侵”人员、灭烟警示,并开展调度处置、紧急救助,推动基层治理由“事件驱动”向“数字驱动”转型,大大增强圈层防控能力,有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。去年兴泉铁路南安北动车站通车以来,省新派出所于沿线重点路段、部位及站前安装71个视频监控,截至目前,动车站实现“零发案”。
通过借助科技力量,省新派出所社会基层治理质效得到显著提升,真正为政务服务插上智慧翅膀,书写科技赋能民生“大文章”。今年来,共排查治理交通隐患125处,摸排疑难矛盾纠纷28起,化解27起,化解率96.4%;违法犯罪警情数比降32.1%,交通事故警情比降22.3%。省新辖区社会大局持续安定稳定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,辖区内省身村先后荣获泉州市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村、2022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、泉州五星级“党建+”邻里中心等荣誉称号。
新的时代,南安市公安局省新派出所“智慧公安”建设迈步出发,庞杂的数据正被梳理编织成一张城镇安全大网。这不仅是公安工作科技含量的一次提升、现代警务流程的一次再造,更是增添省新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和安全感的一次改革创新。